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老厂房变身梦工厂——聚焦“东城·共富工坊”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施翔    发布时间:2025-11-14 07:25    编辑:管理员         
海龙 摄

  在西宁市城东区八一路拥军巷32号的晨光里,钢梁的锈迹与草木的新绿相映,旧机床的齿轮纹理间,仍嵌着半个世纪的工业余温。这里,既是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和军民鱼水情的独特地标,更是见证城东区现代工业体系发展的历程,这里就是文鑫机械造梦工厂。

  曾经机器轰鸣、钢花飞溅的厂房,如今却是一派截然不同的景象,咖啡的醇香与钢铁的锈迹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年轻的顾客倚靠在桌旁,手中的咖啡杯里,正升腾起袅袅白雾。如今,它不再是单一的机械制造场域,而是以“东城·共富工坊”为内核,熔铸工业记忆、青年创意与民生期盼的共生空间。

  格局一变天地宽,在城东区委区政府的带动下,这里,正在开辟发展崭新的境界。

  从1969年东郊农机厂的奠基声到1998年文鑫机械厂的机床轰鸣,这里,曾在几十年前见证西宁工业发展的历程。2022年,老厂的机器声渐渐沉寂,车间的钢铁构件在与时光对话中等待着新的觉醒。

  转折的曙光,照进了2024年的春天。

  这一年,城东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区情、探索创新,打造“东城·共富工坊”新模式,积极创新构建“产业共兴、文化共融、家园共建”的实践路径,把盘活存量资产作为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去谋划推动,并以一个工坊一套方案、一个工坊一支团队、一个工坊一批订单、一个工坊一项特色的工作方法,确保每个工坊建设有方向、运行有保障、发展有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八一路街道办事处深入挖掘辖区各类资源潜力,盘活文鑫机械厂“沉睡资产”被正式纳入了“东城·共富工坊”议题。

  恰在此时,27岁的“厂二代”张文鑫结束北漂,回到了这座刻满童年记忆的工厂,他决心将父辈停产的工厂改造成一处拥有“历史记忆+咖啡美学+社群交互”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当“东城·共富工坊”这一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民生为本”为核心的民生工程与“让老厂房重生”的初心相遇,一次创新“齿轮转动,记忆重载”文旅创业就此展开。

  没有大刀阔斧地拆建,只有“修旧如旧、融新于古”的巧思匠心——

  废弃的天车被保留下来,化作共富展销区的标志性景观,钢铁缆绳下,陈列着农户的新鲜果蔬、工匠的非遗手作,每一件产品都连着一个家庭的生计;七八十年代的三菱车床褪去油污,变身非遗体验台,匠人指尖翻飞间,羊毛毡、土族盘绣等传统技艺在此传承,也为待业青年开辟了技能增收的路径;1956年的磨床旁,“共富工匠”的荣誉墙熠熠生辉,那些镌刻着姓名与事迹的铜牌,记录着普通人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的故事;就连车间的水泥地面,也刻意保留了机器碾压的纹路,如同大地的年轮,诉说着从工业生产到“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变迁。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打磨和运营,这座老厂房已经蜕变成颇受年轻人青睐的文创园——废土工业风里,手冲咖啡的醇香与民族编织品的经纬交织,凤凰园社区伊莲手工编织队的作品在此展销,“指尖技艺”化作“指尖经济”,让下岗女工们重拾生活的底气;火锅的烟火气中,韵家口镇的鲜切牛羊肉、曹家寨村的应季蔬菜直供餐桌,既守住了百姓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茶社的静谧时光里,“零工 e 站”服务台暖意融融,就业咨询、岗位匹配、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为零散务工人员搭建起通往增收的桥梁;炭火烧烤的星光下,优先聘用的辖区低收入群体,用娴熟的技艺烤制着生活的甘甜,人均日增收百元以上的数字,是共同富裕最实在的注脚。

  “目前,我们已经引入咖啡、餐饮、茶艺、中藏医药康养、汽车俱乐部等业态。”张文鑫说,身后的厂房不仅仅是和小伙伴们亲手打造的一处梦工厂,更是开启创业的一片新天地。

  据了解,文鑫机械造梦工厂成立以来,2024年至今,园区营业收入90万元,客流量达15000人次,通过创业扶持,带动22人就业。

  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帮助下,这里还成功晋级西宁市首个新青年文创园区党建微综合体。厂房二楼还重点打造了以“西宁老工厂”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室,摆放着老厂房原有的游标卡尺、量规、内径百分尺等物件。

  “城东区正着力打造‘东城·共富工坊’,文鑫机械造梦工厂就是我们辖区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工作的都是年轻人,希望未来能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追逐梦想,绽放青春光彩。”八一路街道学院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沙莉娜说。

  站在新的起点上,张文鑫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我们还将引进‘三线建设主题共富展览馆’和‘艺术展馆’,让这里成为一个持续生长的老工业与青年创意的对话空间,从而为发展县域经济贡献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我们并不是要打造一个孤立的文创园区,而是要建设一个辐射周边、带动全域的共富枢纽,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共享发展的成果,让共同富裕从抽象的理念,变成可感、可及、可享的幸福体验,让党建引领下的‘东城·共富工坊’实践辐射更广、影响更深。”沙莉娜说。

  当晨光再次洒满这座老厂房,钢梁上的锈迹已化作时光的勋章,旧机床的齿轮正与共富的脉搏同频共振,以“东城·共富工坊”为内核的文鑫机械造梦工厂让幸福之花在工业遗存的沃土上,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