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诗和远方 渐行渐近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11-19 08:52    编辑: 马燕燕         

  湟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筑牢湟水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打造湟水上游生态强县,实现了“生态、人文、效益、景观”协调发展。图片由湟源县政府提供

  上有蓝天白云,下有古道穿越,远有青山绿水,近有城门楼阁……在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一座素有“茶马商都”美称的文化古城——湟源县,宛如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展。

  走进县城,映入眼帘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字样的宣传牌,展现着湟源人的骄傲。

  湟源县是2017年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之一,也是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区。近年来,湟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筑牢湟水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打造湟水上游生态强县,实现了“生态、人文、效益、景观”协调发展。

  尤其,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底蕴中,湟源县通过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让家园变美,产业变强、生活变好……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之路,在青藏高原上绽放出朵朵绚丽多彩的生态文明之花。

  家园变美

  在县城东郊,有一处湿地公园,它由狭长的一片路边低洼地修建而成,路边一排整齐的白杨将公园与公路隔开。初冬,没有了春夏的姹紫嫣红,芬芳袭人,但清澈的湖水静静地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亭台楼阁,别有一番韵味。

  这个湿地公园,是2017年湟源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项目,也是湟源县实施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随着绿色发展的不断深入,湟源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绩、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能力也随之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来,湟源县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2.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覆盖率、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3%、100%、93.38%,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Ⅱ类水体功能,“大西宁”西部生态屏障和新时代美丽幸福新湟源建设生态基础逐步夯实。

  湟源县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实施了生态环保工程,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实现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确保了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重点工业企业先后淘汰23台铁合金矿热炉和两座水泥机立窑、1座回转窑、6座砖瓦窑等落后产能项目。

  在开展保护水资源、截污纳管、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六大工程”中,湟源县河道变得通畅整洁、河水变得清澈干净。在大气治理工作中,再次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规范矿业、建材等重点行业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同时,加大对窑炉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强化废弃资源、废物、工业残料回收再利用技术。

  为了让蓝天常驻,湟源县还全力推进施工工地、县城街道扬尘污染控制、煤烟尘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整治等工作,使得全县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9%。

  产业变强

  瞧!宗家沟、丹噶尔古城、日月山、大黑沟……一张张秀丽壮美的照片在朋友圈中频频刷爆,不禁令人惊叹,曾经“藏在深闺不知处”的小山村已变成了一个个网红打卡地!

  冬季里的和平乡小高陵村,虽然没有了夏季的郁郁葱葱,但依然客流不减。依托红色资源,实施教育培训、乡村旅游,如今,这里已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旅游基地。

  “小高陵以高原农业文化——人造梯田为景观,以徒步游、观光游为主。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我们修建了文化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稻草屋、滑道、地毯式观光电梯等,并逐步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小高陵村党总支书记李明海说:“我们结合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优势,生态立村发展旅游产业。现在到这里游玩的人特别多,秋冬季也是热度不减。”

  坐落在日月藏族乡山下的兔尔干村,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将现代元素和传统藏家特色进行糅合,成功打造日月山下24个庄廓及赵家大院、杨家大院等一批特色民俗院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打造精品民宿品牌。

  “有特色才能吸引人,才能走的长远。”该项目负责人商选平说:“我们还要带动附近村庄共同发展,吸纳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位于109国道沿线的克素尔村,经高原美丽乡村等项目带动,将村庄建设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村落,并通过开展民宅观摩、销售民俗饰品、手工艺品等,走出了一条民俗乡村游的新路子。

  如今,这些曾经不为人知的小山村,都成了游客争相到来的旅游景点。

  湟源县坚持规划先行,通篇谋划的原则,重点打造了红色旅游基地型、农业观光型、名村名镇型、花卉苗木型、田园生态型等多种类型的特色乡村旅游村,培育出了一批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今年前十个月,旅游收入达到3.58亿元。

  生活变好

  干净整洁的道路、青砖黛瓦的民居、果实累累的采摘园……近年来,湟源县越来越多村落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乘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乡村旅游。

  从湟源县城驱车行驶不到6分钟便是麻尼台新村,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上面挂着“六巷4号院”“刘家小院”等字牌。随便走进一家,干净整齐的农家院,“十大碗”“三肠”的香味瞬间将人们带入恬静的农家生活。

  波航乡以“民游——民食——民宿”为主线,将麻尼台、下台、上台、石崖湾、南岔5个易地搬迁村集中安置点打造成特色农家乐、农家客栈。以老八盘、十大碗、搅团、面鱼、酸辣里脊等特色农家菜品传递本地文化习俗,带动了旅游产业,致富了村民百姓。其中,“刘家小院”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这在5年前想都不敢想,以前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外出打工,好的时候一年也就收入4万元左右,自从村里帮忙开了这个农家院,收入就开始逐年上涨,去年一年赚了15万元。”刘家小院的经营者刘志庆说起年收入的翻翻,乐得合不拢嘴。

  大石头村离县城20公里,海拔2800米,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利,收入渠道单一,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种植业为主。

  2016年,大石头村与青海王母圣地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以来,依托山沟巨石、溶洞、林木、草地等自然优势资源,建成集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生态旅游、购物消费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带动周边尕庄村、大石头村、尕恰莫多村、克素尔村和药水村群众务工就业,逐步形成了“一区带多村”的发展格局。

  经过几年的努力,累计为周边村庄提供临时用工岗位2000余人(次),人均务工年收入达2.5万元。从2018年起,大石头村每年可获林地承包合同款15万元,并以此为基数,每三年以20%的幅度递增,村民们也将不断享受到景区收益带来的好处。

  这些,都是湟源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湟水上游生态强县建设,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促进旅游发展、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效转换的最好证明。

  回望来路,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正不断得到满足;站在新起点上,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古城,正向我们走来。(倪晓颖 公保安加)

  短评:

  绿染高原结硕果

  山峦层林尽染,高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给人以美的感受。

  望山见绿看水见影。2017年西宁市湟源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一直以来,湟源县将“生态立县”作为战略目标,努力打造湟水河上游生态建设重点县品牌,大力推进以环保、林业、水务、现代农牧业、生态旅游、生态家园、生态文化为主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现“生态、人文、效益、景观”协调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荣誉更是一种激励。湟源县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湟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主动地肩负起保护湟水源头的重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筑牢湟水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创建并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为方向和动力,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景象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上行稳致远。

  要持续发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推动实现后发赶超绿色崛起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协调联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迫切需要。青海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不仅对湟源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对湟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启迪我们,必须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立足生态优势,不断释放生态富民红利。

  生态建设,久久为功。为了绿水青山,为了殷殷嘱托,必须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青海绿意更浓,城市更美。(雷欣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