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下乡到尼那新村时,总能看到花甲之年的村党支部书记马生新忙碌的身影,村民们说,他在村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35年。今年省上统一组织开展“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贵德县要求各项目村在过境公路两边必须拓宽6米。开展活动的8个村中,尼那新村是过境公路两旁庄廓紧靠公路最多、违章建筑最多、破旧程度最明显、沿路庄廓密度最大的一个村,涉及到全村2l户庄廓拆移,对于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 76亩的村民来说,本来就不大的庄廓面积要减去三分之一,其难度可想而知。领导进村动员的时候,看不到马生新有丝毫的畏难情绪,轻描淡写地一句:“没问题”。一个星期后,尼那新村已拆除过境公路两侧房屋111间,畜棚30座,庄廓墙体780米,征得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用地9. 7 亩。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会和党员大会,明确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拆迁;自己带头逐户做动员,不厌其烦进行宣讲,直至做通思想工作;为建设村综合办公服务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他首先要求儿子带头拆迁,带头置换宅基地;4户搬迁户新址建房资金不足,他主动找上门为每户垫付2万元补偿款,在建房期间自己出钱给每户送去了300元的米、油等生活物资;拆迁户赵玉强、马正福近两年刚盖好新房又要拆除重盖,在做通思想工作后,他给这两户借建房款35000元;老农赵国禄需要拆除新建畜棚,他派人给老汉送去了3000块红砖;老党员冶占明在他的动员下,积极带头拆迁,经济、劳力遇到困难时,他又一次借款1万元……在整个拆迁过程中他个人给拆迁户借款达8. 5 万元。用心去感化群众,用心去温暖群众,用心去帮助群众,马生新这位60岁的老支书,以自己的努力让群众摆脱了贫困,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建设尼那新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