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是同德县城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城镇居民受益最多的10年。”从1985年就在同德县工作、已有27年工作经历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建青,对于县城近年来的变化深有感触。回忆起当时的同德县城,他说,七、八十年代,同德县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砖木结构,街道是砂石路,街上连个路灯也没有,农牧民生活只能维持温饱。当时的全县只有2 、3辆小轿车,到西宁和海南的班车每天只发一个车次,只有少数家庭有永久牌自行车和飞鸽牌的加重自行车。今年以来,同德县按照“一河两区”县城发展构架和规划,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一切都显得朝气蓬勃。实施了县城的尕干河河道治理、巴曲河大桥等续建工程,目前城镇保障性住房、县城建筑物改造、新区同贵路延伸段道路排水及照明等项目正在争取实施。同时,该县正在筹备长平公园的改造、县城停车场所、公共卫生等惠民项目的实施,力求打造一个文明、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如今的同德县城每月一变样,再加上新城区建设,使全县城镇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自从前年开始,同德县城的楼房多了、路平了、道宽了,到处都是建设施工的火热场景,变化真的挺大!我们同德越变越美了。”在某个建筑工地当小工的当地居民扎西才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