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 | 动态信息 | 走进特色村 | 我身边的变化 | 图片历史展 | 建州60周年--见证 | 建州60周年--今昔对比 | 党建巡礼 | 海南最美笑脸
 
  现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专题专栏海南州建州60周年今昔对比
贵德县城的旧貌与新颜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7-23 10:15:43
编辑: 海南州政府网

  六七十年代,贵德算得上街道的只有两条,一条是现在的老西街,另一条就是现在的南大街到南城门。数得来的建筑是十字的邮电局、邮电局对面的贵德饭店,买东西的地方只有现在石坡加油站附近的郭拉供销社、旧电影院对面的“合作商店”,还有一处就是大柳树底下的百货公司。此外,仅有几个制作马鞍什么的手工小作坊。全县居民的吃穿住用,基本都从这几个地方供给,但是这些地方能供应的物品也是非常有限,只是最基本的生活物资,还得凭票供应,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东西。直到八十年代初,县上才有了第一家私营的拉面馆。单位的一位同事戏谑道,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第一次去拉面馆吃饭,觉得那一碗拉面真是人间至味,直到今天也难以忘怀。而能有这样的体味,足见那时物资的匮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各类的私营商店,小摊贩也如同雨后春笋,渐渐多了起来。原有的两条街道已经不能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原有街道的基础上先后拓宽、新建了南大街、北大街、以及现在的迎宾东路、迎宾西路,并且在不断地升级改造中。直到今天,又修建了纵三路,纵四路也在筹建中。贵德的县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省级旅游示范区步伐的的加快,一条长三公里的迎宾路把隔了一川两河的河东与河西连在一起,成为了县城的主街道。明清建筑风格的北大街,徽派特色的迎宾路,彰显了贵德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的十字路口都安装了交通信号灯,大街上车流人流井然有序。三乡四沟的群众借助多路公交车,可以快捷随意的来到县城,为县城更添热闹与繁华。每当夜幕降临,大街上路灯明亮,道路两旁的建筑上霓虹闪烁,散步的人群,休憩的路人,都笼罩在光与影的梦幻之中。几个小广场里人们跳锅庄,跳广场舞的乐声和笑声远远传来,晚风拂过,在清凉的夜色中,在槐花淡淡的芬芳中,古老与现代气息交融的贵德县城分外动人。改变还在继续,这一切为今后贵德的“撤县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贵德,喜欢上贵德,贵德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主办:海南州人民政府
承办:海南州电子政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