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光阴荏苒,60年沧海桑田。从1955年到如今,海南州卫生事业与全州经济、社会同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数字的变化见证了我州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就拿海南州人民医院为例,它的前身为共和县卫生院,1950年,共和县卫生院在曲沟公社筹建,当时设有简易病床10张,工作人员有医生一名,医助一名,药剂员一名和实习生三名,1954年,县卫生院随县迁至恰卜恰镇。 1955年10月,随着自治州各种机构的完善和州所在地人口的增加,共和县卫生院移交给州人民政府,正式更名为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建院之除,办公及医疗用房有土木结构的平房三栋,建筑面积10 18平方米,全院工作人员22名,设有内科和外科两个科室,病床20张,主要的医疗设备有100 MAX线诊断机一台,显微镜一台。现如今,海南州人民医院以开展三级乙等医院上等达标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多措并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类医保覆盖全州,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五统一”,各项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和管理得到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并已全部实现州级统筹和一体化管理。“一卡通”服务覆盖所有的省、州、县、乡四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了城乡居民看病就医和费用结算。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广大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不仅从中得到实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管理运行日趋规范,筹资力度不断加大,补偿水平逐渐提高,农牧区医疗服务条件也因此得到了改善,农牧民实实在在尝到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