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 | 动态信息 | 走进特色村 | 我身边的变化 | 图片历史展 | 建州60周年--见证 | 建州60周年--今昔对比 | 党建巡礼 | 海南最美笑脸
 
  现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专题专栏海南州建州60周年今昔对比
从小卖部到便民超市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7-23 09:58:28
编辑: 海南州政府网

  对于海南的很多人来说,小时候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有着暗红木头双推门、高木窗、高高的玻璃售货台的门市部,用一句话说,那里就是个神奇的地方,藏着诸多宝贝。在那里什么东西都有,吃的穿的用的…… “噼噼啪啪”拔弄算盘的声音环绕在那些个大屋子里,售货员都穿着蓝布衣服,围了白色的套袖。站得挺高,多数时间都是高昂着头,地面从泥土地变成了红砖,由于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地面上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坑。地变得很实沉,如果早上去,售货会用扫帚把地扫一遍,洒点水,掩盖漂浮的灰尘。柜台上用来称东西的也是小秤,白色的托盘,滑动的砝码。藏蓝色、白色的棉布被卷在一个长长的木板上,每当有人来买布的时候,售货员就会拿出一根黄色的有刻度的长尺子,量好了之后,用剪刀剪个小口,“嘶啦”一声,整齐的布就被扯了下来,两下叠地方方正正。就这样,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个门市部,静静得服务着我们的生活。可是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了,如今的门市部已经被各式各样的商业网点代替,里面已经没有了高高的柜台,人们可以近距离选择自己需要的,喜欢的物品。在州、县各个街道,走两步就会看见大大小小的超市。在共和县生活了30多年的张女士两口,在2009年租到了恰卜恰镇直亥巷一个40平米的商铺,一家名为三江源综合超市的小店成为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在2012年6月,他们与电信合作搞了一个话费代收点。“当初也是看上了商铺的地段,在街口,客流量能保证,我的店虽小,但生活日用品的品种很多,周围有三个居民小区,方便快捷。现在除去每月3000元的房租、水电费等,小店成为我家的经济支撑,我认为我的幸福感来源于此。”店主张女士笑着说。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主办:海南州人民政府
承办:海南州电子政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