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 | 动态信息 | 走进特色村 | 我身边的变化 | 图片历史展 | 建州60周年--见证 | 建州60周年--今昔对比 | 党建巡礼 | 海南最美笑脸
 
  现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专题专栏海南州建州60周年见证
世纪白杨见证沧桑巨变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7-17 16:27:37
编辑: 海南州政府网

  州委大楼门前,有一棵挺拔的参天白杨,已经有六十多年的树龄了,看似一棵普通的白杨树,却见证了海南州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化。海南州建政之初,恰卜恰地区几乎没有树,更不要说有参天大树。而如今,高原新城恰卜恰处处绿树成荫,随处可见成排的树木矗立在人行街道两旁。 1953年建政后,在党的领导下,海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1954年春天,老红军战士、时任中共海南地委书记的龚福恒带领广大干部在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活动中,亲手栽植了这棵白杨树。现如今这棵小白杨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坚强的挺立在州委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向人们展示着老一代革命者和建设者不屈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2003年海南州建政五十周年之际,我州为纪念老一代建设者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崇高精神,特意保护了这棵世纪白杨,并题写了碑文:1953年海南藏族自治州建政,老红军战士、中共海南州委书记龚福恒亲手栽植,从此留鉴,栉风沐雨五十载,昔日幼苗,今朝栋梁,见证海南州半个世纪艰苦创业,日臻繁荣的沧桑历程。龚福恒,苗族,湖南大庸市人,1934年12月参加红军,直至1949年9月,转战陕西、甘肃后抵达西宁,任一军一师一团副团长。部队党组织曾对其做过多次鉴定,主要结论是:作战英勇、工作认真、作风正派、生活俭朴,敢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转业后到同德县担任县委书记,1953年9月省委决定成立中共海南地方委员会,龚福恒提任为海南地委书记。1955年4月调任柴达木工委第一书记。 1959年1月,龚福恒重返海南,任州委第一书记至1963年5月。在海南州任职期间,龚福恒不负重托,精神焕发地投入到我州开拓性的事业之中,在多年的时间里,他依旧保持着在部队养成的敢想敢干等作风,牢牢把握和运用党在牧区的特殊政策、吃透县情、州情,在紧紧依靠广大劳动农牧民的基础上,努力作好民族中上层人士的工作,积极调处民族纠纷、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培养民族干部、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等方面的工作,为我州民族自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了突出贡献。这棵参天大树在经历过六十年风雨之后,依然挺立着,它象征着一代又一代为海南的建设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建设者们崇高的精神,它像一个路标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各项事业的建设之中,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肖玉珍 )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主办:海南州人民政府
承办:海南州电子政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