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网主办的“在线视频访谈”节目。随着大美青海宣传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作为青南腹地的果洛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更加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在今天的访谈中我们有幸邀请到果洛藏族自治州汪山泉副州长,就果洛州“十三五”期间旅游发展的有关情况给大家做一下介绍。汪州长您好!
汪山泉: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汪州长,能不能首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果洛的旅游资源呢?
汪山泉:果洛因地处偏远,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加上对外宣传不够,交通不便等因素,在很多人眼中是落后、艰苦的代名词。其实,在我眼中的果洛非常美丽。这几年凡是我接触到的来过果洛、到过果洛、感受过果洛的人,都会频繁地使用“震撼”两个字,都惊叹果洛变化这么大,看了很受震撼。果洛的美,美在生态、美在资源、美在文化、美在自然、美在人文。美在生态。果洛州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发祥地,也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核心区,是蓝色星球上未经人为污染和人工雕饰的一片净土,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景观和遗迹。果洛的美,美在资源。全州天然草地面积上亿亩,是全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有机产品供给地;大家都知道的冬虫夏草、知母、贝母、雪莲等名贵中藏药材极为丰富,著名的川贝实际上就是生长在果洛久治的,果洛的大黄也很出名;矿产资源富积,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钴等10余种,潜在的价值达到4000亿元;是黄河上游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境内还有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班玛县原始森林,占全省原始森林总面积的41%。果洛也美在文化。果洛是格萨尔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阿尼玛卿神话传说、马背藏戏、班玛藏式雕楼营造技艺和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这里一山一传说、一水一故事,都写满了神奇,充满了诱惑。果洛的美也美在自然。境内自然景观独特,拥有“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雪山,有被誉为“天神花园”的年保玉则,有黄河源头最大的淡水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果洛的美也美在人文。果洛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单一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一个州,其中藏族人口占91.87%,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欠发达地区。这里的干部群众很质朴、很善良、很勤奋、很正直,在他们身上散发着最自然的、最本真的东西。
应该说,果洛的美,只有亲身经历过、来过,感悟过才会真切地感受,果洛人都说大美青海,最美果洛,我看名符其实。所以热忱欢迎各位朋友们亲身感受和体验。
主持人:您认为制约果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政府在这些方面有何思路?
汪山泉:制约果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落后的交通出行条件是瓶颈性的制约因素,过去,牛驮、马拉、人背,完全依靠人力、畜力是解放以前果洛的真实写照。建政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果洛交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十二五”时期,在中央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战略、上海市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果洛交通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发展,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然,我们也不满足,下一步,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下面两组数字,破解交通瓶颈,两组数据即“1357”和“2468”。“1357”是指:形成1个枢纽中心、3条高速、“二纵三横”5条主干线、700条农村公路,以此内连各县乡村、外通周边州县的公路网络;“2468”是指:打造2小时通达州内各县的交通网络。4小时到达与州接壤的周边省城,如四川成都、甘肃兰州、青海的西宁。6小时到达周边各省的旅游景点、8小时通达大部分省会的公路交通圈。
另外,努力构建空中走廊,在开通果洛—西宁航线的基础上,加快年保玉则和玛多机场争取力度,并尽早开通果洛-玉树-拉萨;果洛-年宝玉则-九寨沟-成都;果洛-康定-稻城-丽江-香格里拉航线;积极协调争取格成铁路、西昌铁路过境果洛,实现果洛铁路建设零的突破,早日融入全国高铁快运8小时铁路交通圈,使果洛成为青海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的交通枢纽。
主持人:“十三五”时期,省委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这一总体思路,果洛发展文化旅游业面临着更多更好的历史机遇。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果洛在发展文化旅游业方面的思路好吗?
汪山泉:果洛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旅游业发展也特别迅速,已建成2个4A级景区、13个3A级景区,特色旅游多点开花、享誉度明显提升,高原特色旅游业已成为发展的新亮点。下一步,我们将精心打造“秘境果洛”旅游品牌,全力打造两个“四”:四大板块和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四大板块是指:黄河源旅游区、阿尼玛卿旅游区、年保玉则旅游区、玛柯河旅游区;四大线路是指:精心打造以全国格萨尔史诗文化村德尔文村、格萨尔狮龙宫殿为核心的文化风情旅游线;以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玛柯河国家湿地公园、班玛原始森林和藏家古村落、红军沟等为核心的自然风光旅游线;以阿尼玛卿雪山、班玛仁脱神山为核心的宗教观光旅游线;以扎陵湖、鄂陵湖和松赞干布迎亲滩为核心的黄河寻根旅游线。通过这四大板块和四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果洛的整个旅游网络。
主持人: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市州之一,果洛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想法?
汪山泉:我们的初步想法有三方面,一是做好旅游节庆活动。通过旅游节庆扩大对外宣传,主要考虑做大做强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阿尼玛卿雪山徒步转山节、玛多黄河源文化旅游节、黄河源摄影节、年保玉则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旅游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扩大果洛对外的知名度。二是开发旅游产品。依托产业园区、文化企业等载体,开发生产特色鲜明、品种多样、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产品、土特产品、文化产品、进一步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三是创新旅游方式。依托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徒步自驾、科考探险、主题摄影、民俗体验、宗教观光等旅游品牌,全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天堂、中国格萨尔文化核心区和佛教文化秘境区,力争将果洛建设成为青、甘、川三省毗邻地区有更高知名度和重要影响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主持人:近期我们从媒体上了解到,作为青海“一主八辅”机场网络之一的果洛玛沁机场已顺利通航。机场通航对果洛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汪山泉:在全国喜庆建党95周年之际,果洛民用机场历时三年的紧张施工,终于迎来了胜利通航的动人一刻。果洛民用机场的如期通航,将为“十三五”时期果洛州构建“三位一体”立体交通格局奠定坚实基础,为果洛加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标志着果洛历史上航空运输新时代的开启。这是果洛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机场通航后,对全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产生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进一步提振全州上下谋发展、促和谐、保稳定的决心和信心。果洛玛沁民用机场的建成运营,将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示秘境果洛的无穷魅力,撩开其神秘的面纱,展示其热情好客、豪爽仗义的民族性格,展现果洛开放、包容、自信的新形象,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民生改善的新成就。通过机场这个窗口和平台,将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来果洛观光考察、投资兴业。我们热切期盼各位有识之士前来果洛这片期待已久的热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更激发了我对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阿尼玛卿雪山等果洛原生态景区的向往。我想广大的网友也和我一样。请您对今后果洛的旅游发展前景做个展望好吗?
汪山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了青海工作要坚持“三个扎扎实实”的要求,谆谆教导青海各族干部群众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三江源,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果洛地处三江源核心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我们积极挖掘整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全力打造世界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特色文化名州、生态旅游强州,应该说,符合党心民心、切合果洛实际,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党的利民惠民强民政策引领下,只要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理念不动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果洛文化旅游业跨越发展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变为现实。
共和国的班机已经飞抵果洛,果洛不再遥远。无限风光在险峰,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果洛,在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时候,有一种让人窒息的魅力,在这里,我借助这个平台诚恳地向大家发出邀请,期待大家来感受、感悟、感慨这片神奇的土地,大美青海•最美果洛欢迎您!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汪州长在百忙之中做客我们访谈室,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