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位置排序
字号:
分享:
打印

索 引 号 :015000185/2022-00053发文字号 :青政办〔2022〕6号

发布机构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时效 :有效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其他成文日期 :2022-03-17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

青政办〔2022〕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为全面落实中央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青海承东启西、联疆络藏的重要作用,健全我省现代物流体系,经省政府同意,制定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突出“四地”建设,以深化物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密结合扩大内需和高水平开放战略,围绕物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坚持战略牵引、统筹布局、供需衔接、绿色智能、市场主导,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善体系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建体制、活机制,做大流量、做优流向、做出流效,加快形成立足高原、辐射西部、畅联全国、对接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打造青藏高原现代物流中心、联疆络藏物流组织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物流基地、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支点,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空间布局。坚持历史视野、全局眼光、战略思维,深度融入六大国际经济走廊,畅通甘青新、青甘川、青藏三条陆路物流通道,打造联通全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航空运输网,加快构建“6+3+1”物流大通道①,打造服务全省、辐射西北的西宁—海东都市圈现代物流组织中枢,做强联疆络藏、向西开放的格尔木陆港物流枢纽中心,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的城乡物流配送节点,加快形成“一核一心多节点”②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

①“6+3+1”物流大通道:“6”即构建联通6个经济走廊的6大国际陆海物流大通道;“3”即依托陇海—兰新、格库、格敦、西成、青藏等骨干铁路和公路通道,打造“甘青新”、“青甘川”、“青藏”3条陆路物流大通道;“1”即依托西宁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形成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国家的空中丝路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通道网络。

②“一核一心多节点”:“一核”即依托西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打造服务全省、辐射西北的西宁—海东都市圈现代物流组织中枢;“一心”即依托格尔木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做强联疆络藏、向西开放的格尔木陆港物流枢纽中心;“多节点”即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生活物流需求,以共和、玉树、玛沁、同仁、门源等县城为重点,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的城乡物流配送节点。

(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左右,力争2025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左右。公路、铁路、航空无缝链接体系更加完善,多向联通、立体综合、物畅其流的通道体系基本形成,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5.5%左右;运输结构持续优化,铁路承担的大宗远距离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国家物流枢纽作用更加凸显,区域物流节点功能明显增强,物流基地、园区、场站支撑能力持续提升,新增国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2个;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物流企业现代化经营能力持续增强,力争新增A级物流企业10家;物流业降本增效红利充分释放,力争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与全国水平大体相当,农牧区寄递物流整体配送时限缩短1/3左右;区域间物流协同联动更加紧密,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基本建成,物流运营组织水平大幅提升,专业物流成效显著,确保新增冷库仓储能力25万吨、冷藏车500辆。全省邮政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18%。

二、构建衔接畅通的物流运行体系

(四)加快物流通道外联内畅。推进既有主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联通,建设西成铁路,开工西青茶、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格拉段电气化等工程,建成一批铁路专用线,释放普速铁路货运能力。全面贯通省境内国家高速公路,织密西宁—海东都市圈高速公路网,形成“一轴十射四环多联”高等级公路格局。推进西宁机场三期、共和机场、黄南机场、玉树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申建国际邮件互换站,拓展国内国际航线,发展航空货运、邮运业务,提升航空物流运输规模质量。开展格成铁路、西昌铁路、沿黄绿色通道、中哈管道延伸至格尔木等重大项目前期。

(五)推动西宁物流枢纽做优做强。做优朝阳物流园区,推动建材等大宗商品出城进郊,打造物流大数据中心及城市快消品共同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物流总部经济。有序推进北山建材市场搬迁,规范北川物流集散地功能,建设道路货运综合服务驿站。投运青海丝路国际物流城,提升集疏运设施水平,打造区域大宗商品公铁联运现代物流枢纽产业基地,有序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做强曹家堡临空物流园,引导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市场,引进国内大型物流集团进驻,完善职工宿舍、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条件,打造区域快递分拨中心。做专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加快二期项目建设,开辟农特产品上行通道,申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高水平运行西宁综保区,完善保税物流体系,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及衍生业务,打造对接国际物流窗口。

(六)推动格尔木枢纽强基扩能。综合物流园片区,优化提升物流设施条件,建成集公路港、城市配送、甩挂运输、商贸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国际陆港片区,推进港产城融合,促进多业态集聚发展,高标准打造国际物流聚集地。建好铁路货运枢纽、智慧公路港、集装箱和散货作业区,设置海关监管作业区。加强与西藏吉隆口岸合作,建设中转仓储设施,探索建立“两国双园+跨境直通车”模式、开行南亚公路班列。

(七)实现组织服务多元联动。统筹发展多方式联运,注重物流业发展规划与综合交通及公路、铁路、航空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实施公铁空联运示范工程,升级改造铁路货运场站,提高货物运输集装化、标准化水平。优化运输方式,推进“公转铁”,探索铁路运输“点对点”模式,提高铁路运输市场占比。创新组织方式,设立快速换装中心,开展“一单制”联运服务,实现运输方式自由换装、货物自由集散,提高货物流转速度。

(八)力促干支网络系统集成。推进跨省区物流通道互联互通,建成一批联川通藏的物流通道。畅通省内骨干物流运输通道,推进普通国省干线提质扩容,力争县县通高等级公路,抓好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实现梯度辐射、持续畅通。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密联络线、迂回线和衔接线,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物流微循环。

三、建立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

(九)发展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以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高原生物等制造行业为重点,绘制上下游供应链图谱,找准卡脖子环节,储备可替代、多元化物流方案。推动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业务市场化运作,引导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方案。推动企业打造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的供应链协调平台,提高区域产业组织能力和协同效率。发挥物流枢纽对产业集聚扩张发展的引领作用,强化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的实时联动。

(十)稳定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聚焦钾肥、铁合金、电解铝、硅材料、煤炭、建材、藏毯、粮食等重要大宗商品,开展大宗货物企业公转铁运输示范,引导大宗客户与铁路运输企业建立运量运能互保机制。结合全省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大宗商品集中采购、存储、中转、交易、流通等需求整合,培育建设集在线交易、实物交割、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宗商品采购交易中心。

(十一)完善商贸供应链物流。积极对接国内市场需求,推进牛羊肉、矿泉水、乳制品、枸杞、虫草、中藏药、藜麦、冷水鱼等特色产品“青货出青”,推行统仓统配,布局建设省外仓,增强对全国大市场的供给适配性和速配性。强化与中东部地区的商贸对接,拓宽省内生活必需品货源,在快消品、药品、生鲜食品等领域发展分销型供应链,实现供需高效衔接。完善大型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商贸综合体等物流服务功能,推动传统批发市场向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批发市场转型。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建设省级物流配送中心,向州县延伸建设“节点仓”,提高集中配送率。鼓励大型连锁企业发展电商业务,依托自有配送中心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四、发展集约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

(十二)优先发展绿色物流。落实国家和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在物流领域大力推行循环绿色低碳发展,强化政策研究、对接和落地,培育绿色物流新模式。强化供应链绿色监管,执行运输、装卸、仓储、包装等环节的绿色标准,鼓励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支持物流园区绿色化升级,发展绿色仓储,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加强节能技术与装备和能源合同管理。加快布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鼓励使用LNG、CNG、氢能等清洁能源和电动运输车辆,在城区全面推广新能源配送车辆,加大老旧柴油车辆更新,提高新能源车辆占比。提倡绿色包装、简单包装,鼓励包装材料回收使用。

(十三)加速推广智慧物流。依托“云上青海”建设,加快货物、载具、场站、配送、分拨等物流要素数字化,推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深度应用。统筹货源和公、铁、空、园区资源,搭建青海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明确运营主体和管理办法,构建全省一体化的物流大平台。加快与省外平台对接,高效融入全国大市场。引导物流园区、大型市场、行业协会以及制造加工、冷链仓储、货运代理等相关平台接入,大力发展网络货运,择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网络货运试点,规范物流平台建设行为。

(十四)有序发展专业物流。以服务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目标,对接现代农牧、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重点针对牛羊肉、乳制品、果蔬、低温食品、水产品等适冷商品,引导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邮政快递企业、供销合作社发展生鲜电商+中央厨房+冷链宅配模式和农产品田头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提升冷链物流专业化水平。优化全链条冷链设施布局,建设高标准冷链设施,扩大冷链运输设备规模,打造国家肉类冷链物流基地。完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大型医药物流企业,创新共享医药冷藏箱新模式,打造广覆盖、专业化、标准化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打造智慧冷链,加强全程温控和追溯,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强化危化品仓储、运输环节管理,常态化排查隐患。

(十五)不断健全应急物流。强化物流设施应急功能,加强迂回通道、通用航空等应急设施建设,在交通关键节点布局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提高应急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依托航空、邮政快递等实现应急物资快速运输,配备“无接触”技术装备。创新应急物流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确定一批应急运力储备池、企业和设施清单。健全应急储备体系,建立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应急储备体系,探索动态储备模式。

五、建设创新赋能的物流经济体系

(十六)着力培育枢纽经济。做大做优西宁—海东枢纽经济,集聚放大多种交通方式叠加的优势,以小峡口空间综合改造利用为突破口,丰富临空经济区业态,提升火车站片区商贸功能,规划建设沙塘川现代物流基地,聚流、引流、驻流,形成集流通加工、现代仓储、商务贸易、信息服务、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枢纽经济区。推动格尔木港产城融合发展,同步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生态绿色示范、民生功能改善、产城融合提升、空间环境提质行动,辐射带动关联物流园、产业园发展,提升陆港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升德令哈、共和区域物流基地配套能力,加快玉树、同仁、玛沁、门源等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十七)壮大城乡物流经济。支持西宁等创建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加快城市配送基础设施、配送车辆标准化建设,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政策,创新配送组织模式,促进货运配送信息共享,打通城市货运配送“最后一公里”。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台进一步优化农牧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方案。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县域公路和场站、电商配送中心、农资配送中心与邮政快件处理场所集中布局,发挥邮政网络在边远地区的基础支撑作用,统筹邮政、供销、快递、便民服务站等多站合一,实现一点多能,加快“邮政在乡”和“快递下乡进村”,抓好农村物流三级试点。开展农牧区普惠物流行动,因地制宜推动县乡村平台、渠道、网点整合,加快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全面消除物流盲点,切实降低基层配送成本。促进农村寄递物流企业、供销合作社与农村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的联动发展,开展农产品直销配送,畅通城乡双向物流渠道。

(十八)积极发展通道经济。强化与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深度对接,以“通道+枢纽+网络”为牵引,加快物流资源向物流通道聚集,密切新疆、西藏、陕西、四川、重庆、广西等通道沿线省区的经济产业联系。集中打造兰青—青藏—格库经济发展轴,做强西宁、格尔木两个增长极,串联民和、乐都、互助、海晏、共和、德令哈、茫崖等节点,高质量打造贯穿东中西的主轴经济带。奋力培育西成—兰新高铁经济走廊,串联同仁、尖扎、化隆、平安、大通、门源等节点,战略性建设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新通道。建设总部企业集聚区,吸引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新业务总部和分拨中心落户。

六、培育协同发展的市场主体体系

(十九)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立足产业实际,放大联疆络藏的通道优势,以需求引投入、以通道引投入,重点引进物流管理企业、网络货运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大型现代物流和供应链龙头企业及其区域总部、营销中心、数据中心、结算中心,支持企业将注册地和纳税地迁入青海。支持平台运营、通道运营、枢纽运营、区域分拨、仓配一体化运营等物流企业发展,加强上下游协作,提供全过程物流服务。

(二十)支持本地物流企业发展。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和本地龙头物流企业合作,促进业务互补和资源共享,做强一批本土品牌物流企业,培育一批A级物流企业。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专属信贷产品及优惠利率贷款。鼓励引导流通企业释放内部需求,推进标准化、信息化改造提升和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提升工业品、农畜产品“双向流通”效率。推动按单位参保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物流个体工商户参照中小微企业政策享受额度减免。

七、完善治理高效的物流制度体系

(二十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物流业“证照分离”改革,放宽企业登记条件,简化企业开办业务审批手续,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制度。优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全面实施末端网点备案管理,简化农村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手续。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路警联合执法。深化通关制度改革,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善大宗商品“先放后检”监管方式,提高通关效率。

(二十二)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全面落实国务院和我省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定期督促检查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物流领域收费专项检查,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加大货车使用ETC优惠政策力度,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减免政策。完善铁路运价灵活调整机制,研究降低省内铁路运价政策,支持开展载运工具共管共用试点,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加快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工程。研究出台物流企业优惠电价,鼓励园区为物流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建立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黑名单”修复机制。

(二十三)加强物流业市场监管。加强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鼓励开发物流行业信用产品,推动信用信息市场化应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差异化监管,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发展“互联网+”智慧监管。规范网络货运经营资格认定,加强经营行为监管,实施信用评价机制,推动网络货运行业健康发展。

八、保障措施

(二十四)强化组织领导。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研究谋划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同向发力,共同推动我省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二十五)强化财金支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专项债券支持全省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建设。研究出台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财税支持政策,统筹整合各类涉及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办大事”,支持高成长物流企业培育、智慧绿色冷链物流项目、“公转铁”及多式联运发展、标准化应用、普惠型物流项目等。优化对各类物流市场主体运行补贴方式。鼓励民族自治地区出台网络货运发展扶持政策措施。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场景化差异化金融产品,通过应急转贷资金、小额贷款保险保证、税金贷、承兑汇票贴现贴息等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和铁路提单商业化应用,发展大宗商品仓单质押。对总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物流项目,建成投运后适当给予补助支持。

(二十六)强化用地保障。有效衔接物流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应土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为工业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执行工业用地政策。鼓励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落实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优惠政策。探索政府负责土地平整和配套基础设施、企业建设经营性物流设施、约定土地物流用途并长期租赁的新型物流用地供应模式。

(二十七)强化人才引育。支持省属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定向培养物流人才。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企校联合办学,创新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省级现代物流实训基地。把物流业人才纳入全省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多渠道引进物流领域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支持。

附件: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台帐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3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 Copyright © 2007-2020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