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5000185/2014-00496发文字号 :青政办函〔2014〕9号
发布机构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时效 :有效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成文日期 :2014-01-14
青政办函〔2014〕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主动跟进、积极作为,加强征管,狠抓组织收入,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圆满完成了全省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财政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2013年,全省财政收入完成368.5亿元,增长15.3%,增收48.9亿元,为预算的100.3%。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144.1亿元,增长8.1%,为预算的94%;地方级收入完成224.4亿元,增长20.4%,为预算的104.7%。全省财政支出完成1251亿元,增支63亿元,剔除玉树灾后重建等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增长13.4%,支出执行率达到97.2%。
二、财政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增幅先抑后扬,圆满完成收入目标任务。2013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全省财政收入在一季度实现增长15.7%的开门红后,持续回落,上半年增幅降至12.1%,8月份跌入低谷,增幅仅为6.2%,三季度末开始逐月回升,全年总体呈现“高开、回落、回升”态势。年末增幅达到15.3%,如期完成年初预定收入增长15%的目标任务。
(二)地方级收入高位增长,规模实现新突破。在全省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全省地方级收入从年初开始始终保持了较快增长,年末累计增幅达到20.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1个百分点,收入总量突破200亿元,增收3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地方级收入迈上新台阶。各地区收入均呈增长态势,省级和海东市、海南州、西宁市、果洛州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3.3%、46.4%、25.1%、22.5%和20.8%,超过全省地方级收入平均增幅。海北和黄南州增长平稳,分别增长18.1%和17.5%。海西和玉树州增幅较慢,分别增长9.4%和5.6%。
(三)各项税种全面增收,增值税止跌回升。2013年,全省税收收入完成319亿元,同比增加39.1亿元,增长14%。其中:除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保持较快增长外,小税种的增长成为税收增收的亮点,特别是耕地占用税成倍增长,增幅达到280.8%;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增幅均在37%以上。增值税从年初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在8月触底下降17.3%,减收达到13.1亿元,9月开始逐月回调,年末实现由负转正,增长0.9%,增收1亿元。
(四)非税收入较快增长,对财政收入起到以丰补歉作用。2013年,我省非税收入完成49.5亿元,增长24.7%,较上年增收达9.8亿元,主要是加大了原生矿生态补偿收入的清缴力度,加强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收入管理,以及上缴国有企业利润增加。非税收入较快增长,对我省财政收入起到了以丰补歉的作用。
(五)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支出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13年,全省财政支出在玉树灾后重建规模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依然突破了1200亿元关口,总量达到1251亿元,同口径增长13.4%,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省支出执行率达到97%以上,从支出项目来看,除其他支出项目外,其余支出项目的进度都在95%以上;从各地来看,除玉树受重建规模下降影响外,其他地区财政支出进度均在97%以上,支出效率显著。
(六)四季度支出规模占比明显下降,财政支出均衡性进一步提高。2013年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支出工作,严格预算支出管理,通过按月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督导、通报等措施,不断加快支出进度。各季度支出规模占全年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7.5%、23.2%、29.6%和29.6%(上年同期为13.8%、27.5%、27.2%和31.6%),第一季度支出规模占全年支出比重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支出规模占比降低2个百分点,尤其是12月当月支出规模同比下降28%,占全年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13.7%下降到9.3%。支出均衡性进一步得到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七)民生及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一般性支出得到严格控制。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平衡资金,认真落实各项惠民补贴政策,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综合施策稳定物价水平,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年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达到94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6%。同时,用于一般公共服务的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7.9个百分点,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三、2013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2013年财政收入圆满完成年初既定增长目标,财政支出成效明显,但在财政收支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税收增长乏力。2013年,全省财政收入受经济增速趋缓影响,增幅较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幅较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与当期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主体税种仅实现个位数增长。尤其是受煤炭和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影响,增值税处于下降态势,年末两行业减收达13.3亿元,直接影响全省财政收入的增长。加之实施结构性减税、一次性入库减少、新增税源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将难以持续,中低速增长将成常态。另一方面,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异常尖锐,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受中央财政收入增幅趋缓影响、争取中央补助难度加大,而保障重点支出任务繁重,刚性支出需求有增无减,加之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激活存量的难度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平衡难度加大。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2014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发展中还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矛盾日渐凸显,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新的有力支撑和积极因素也在逐渐增多,经济发展仍处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随着中央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效益不断释放,支持中西部地区相关决策相继出台,必将为我省提供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向好基本面没有变,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相继投产,效益逐渐释放,经济发展动力稳步提升。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工作信心,积极谋划,突出重点,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做好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工作。
(一)培植壮大财源,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各地区及其财政部门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加大对交通铁路、城镇化等重点基础设施和农牧业、教育卫生方面的投入力度,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要继续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帮助企业脱危解困;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园区建设,推动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和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健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支持推动高原特色旅游与文化,促进扩大内需。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打基础、调结构、增后劲上,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稳固税源与增收节支相结合,努力提升财政资金保障能力。各级财税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年预算收入增长10.5%的目标任务,从年初开始就要高度重视收入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调研分析,准确判断区域财政经济形势,深入研究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关系,找准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作用方式,把财源建设与重点投资方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财政增收的稳定性、可持续性,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要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同时,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各项规定,从严从紧安排预算,压缩一般性支出,将稳固税源与增收节支相结合,力争筹集更多的资金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升财政资金保障能力。
(三)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大项目和民生改善支出需求。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支出管理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要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通过强化支出责任、提前下达、预拨资金、健全通报制度等措施,加快支出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支出的均衡性和执行率。进一步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建立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努力激活存量资金,积极稳妥推进民生建设,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处理好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关系,促进各项民生事业统筹发展。
(四)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努力压缩结余结转。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抓好支出进度的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工作,对涉及民生的各类补贴资金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建设资金,在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的同时,积极推进绩效评估,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认真落实财政部有关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要求,做好结余结转资金的统筹使用工作,全面清理往来款项,2014年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和暂付款要在上年的基础上分别压缩20%以上。
附表:
1.青海省1—12月财政收入分税种完成情况表
2.青海省1—12月地方财政收入分地区完成情况表
3.青海省1—12月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表
4.青海省1—12月财政支出分功能完成情况表
5.青海省1—12月财政支出分地区完成情况表
2014年1月14日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