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位置排序
字号:
分享:
打印

索 引 号 :015000185/2021-00132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 :青海省人民政府公文时效 :有效

主题分类 :成文日期 :2021-09-06

青海省人民政府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第4319号建议答复的函

扎西多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青海省文艺人才发挥作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海民族多元文化悠久、底蕴丰厚,在此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本土文艺人才,长期奋战在文艺一线,他们是青海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他们常年植根沃土、默默耕耘,创作出了一大批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青海地域民族文化特点的优秀文艺作品,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发挥了本土文艺人才的重要支撑作用。

但是,我省文艺人才的短板也十分明显。一是总量不足,高、精、尖人才奇缺。据统计,全省文化系统在职的专业艺术类人员数量为:编剧21名、导演9名、演员645名、作曲5名、指挥3名、演奏员81名、舞台美术设计29名、舞台技术28名,远远不能满足全省演艺事业的需求。省市直属院团转企改制后,大批年富力壮的专业艺术人才分流或提前退休,使得专业艺术创作、表演人才严重断代。各州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主创人员几乎空白,给艺术创作和业务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二是差距明显,攀登艺术“高峰”困难。我省艺术人才与全国相比,不仅总量偏少,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明显差距,无论是在创作理念、手法,还是在作品的深度挖掘、提炼,以及编导演自身的学识、修养、水准等方面,都落后于国内同行,鲜有高峰力作。

近年来,我省创作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剧(节)目,如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等,但是这些作品大多借助外力排演,有些是聘请国内顶尖创作团队打造,有些是聘请编导演创作。这种创作模式各有利弊,有利的一面是剧目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不断向艺术创作“高峰”迈进,不利的一面是剧目创作代价巨大,在剧目创排、演出方面受制于人。

为了更好的发挥本土艺术人才作用,在今后的文艺人才工作中,我省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培养力度,解决人才缺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是结合今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设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资金,对文艺创作、表演、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培养。二是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援青省市教育资源开展整建制、订单式的基础性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名师大讲堂”“名家传艺”等项目,重点解决高、精、尖艺术人才缺乏和基础性艺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邀请和借助国家专业院团和对口援青优秀院团的师资力量,加大对我省专业艺术人员进行多种类、多层次的集中培训力度,为艺术院团提供平台,为我省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切实推动青海文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四是与专业艺术院校合作,定向培养培训。特别是加大对本地专业艺术学校(青海省艺校)的支持力度,培养出更多本土优秀艺术人才。五是通过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优秀人才奖励政策,构建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薪酬与绩效分配体系,吸引专业演艺及院团经营人才。

二、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本土艺术人才作用

一是积极申报国家艺术资金、西部剧目扶持计划、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项目,主动融入国家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大省级层面支持力度,不断深化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从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加大对文艺工作者的支持,制定符合我省艺术发展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创作计划,带动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二是不断完善专家智库建设,继续实施“名家大师工作室”等项目,采取省内外专家相结合、中青年专家相结合、院团与院校专家相结合的方式调整升级省级艺术专家库,通过名家传艺、优秀舞台剧目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借助国内优秀演艺人才,加强对本土演艺人才的带动培养,引导和扶持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创作不同体裁、不同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打造艺术精品,力争实现我省舞台艺术作品“高原”到“高峰”的突破。

感谢您对我省文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

               0971—8252101

青海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6日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

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青ICP备08000030号 中文域名: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 Copyright © 2007-2020 青海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