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聚焦民生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砥砺奋斗这五年】民生花开 托起稳稳的幸福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3-20 09:35    编辑: 陈悦         

  开栏的话: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栉风沐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青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担当实干,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扎实推进“一优两高”,正在信心满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记者深入城镇乡村、基层一线,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生态向好、文化繁荣等主题,用心用情书写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奋斗故事、奋进故事、幸福故事,回眸青海取得的巨大变化、伟大成就、深刻经验。今起,推出“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专栏专题,综合各种新闻体裁,共谱华章同庆盛世,敬请关注。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摄影:李娜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0.5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近90%;开工建设45所义务教育学校项目,扩增各类学位3.26万个;医疗救助实现省级统筹;4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开工建设……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实事,从就业到教育,从医疗到住房,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江源大地上的点滴变化标注着人民持续攀升的幸福指数,幸福花开的故事写进了江源儿女心间。

  春风浩荡满目新,踔厉奋发谱新篇。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回应民之所需,托起民之所重,用“小财政”办“大民生”,全面完成2021年度确定的10大类45项民生实事,让高原各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更为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写下生动注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新提升。

  好日子,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

  “普惠园”里花开有声

  崭新的教学楼,充满童趣的卡通墙面,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西宁市城东区新千迪贝尔幼儿园令人眼前一亮。

  课堂上,中班幼儿韩学财用形象的肢体动作描述着成语“风吹草动”,不足15秒就与同伴顺利“通关”。随后,他一边和园长马莫嫣击掌,一边高兴地说:“园长妈妈,我们做到啦!”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朵,都有自己的成长密码和花期,我们要做的是在温暖与爱中一起静待花开。”从事学前教育十余年,马莫嫣见证了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变化,“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教育惠民政策,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幼儿园软硬件建设及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

  “幼儿园离家近,很方便。”“普惠性幼儿园让我们省下不少钱。”“户外活动很丰富,孩子在这里很快乐。”对于这所今年3月新开园的新建小区配套普惠型民办幼儿园,家长很欢喜。

  2021年,青海新增、改扩建44所幼儿园,推进40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补贴保教人员1.39万名,幼儿园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学前教育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从中受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实现“幼有所育”“幼有优育”,更好满足群众“有园上、园好上、上好园”的期待是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

  “医共体”为健康护航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医院的医疗资源,点赞!”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村民姚香兰笑呵呵地说。

  前不久,79岁的姚香兰出现了头晕、胸闷等症状,因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湟源县大华镇塔湾卫生院向湟源县人民医院提出了会诊申请。接到申请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第一时间开展远程会诊,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给出会诊意见,提出应对方案,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姚香兰的身体逐渐好转。

  一张张远程会诊记录单的背后是医疗技术的不断下沉,是群众就医质量的提升。

  2016年以来,湟源县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积极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带“活”基层医疗机构;2018年,湟源县人民医院整合3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成“健康扶贫一卡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多受益”;2021年1月,湟源县人民医院成立“医共体”办公室,构建起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的新秩序。

  “‘医共体’实现了全院和分院的实时信息联通共享,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湟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黄炯说。

  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为群众铺就健康路,守护各族群众健康的有力举措。今天的青海大地上“五医”联动改革纵深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覆盖,青海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真正让基层群众“看好病、少跑路、少花钱”的愿望逐步实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幸福院”托起夕阳红

  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乡农村幸福互助院的长廊,一间间小屋,设施齐备,温馨舒适。

  74岁的牛生昌同几位老人在暖阳里下着象棋,观棋、对弈氛围一片热闹祥和。

  “住在这里幸福着呢,白天不愁没人陪,生病不怕没人管,大家一起种菜、聊天、晒太阳,每天很充实,心里高兴,身体也好得很!”牛生昌说。

  目前,仙米乡农村幸福互助院有21位老人在这享受着“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服务”的农村养老模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从完善硬件设施到充实公共服务,全省积极应对“银发浪潮”带来的养老难题,提供就近就便、“家门口”养老服务,以丰富多元的养老方案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老人们生活需求和精神慰藉都能得到满足,享有更加温暖、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2021年,青海着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工建设53个农村幸福互助院;聚焦突发事件服务保障、交通出行、看病就医、日常消费、文化活动、办事服务、使用智能化产品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出便利化服务举措,逐步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朵朵民生之花绽放在青海高原大地上,扮靓了新时代我省奋斗不息的新征程。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青海正在增进民生福祉,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的不断努力中,谱写新青海建设新篇章。(张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