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的“画”样年华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9-12 10:18    编辑: 马秀         

  都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家住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办事处虎台社区的李海莲老人,在花甲之年却拿起画笔。老人用细腻的笔法、五彩的颜料,勾画出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打小就对绘画情有独钟

  9月7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西宁市城西区虎台二巷宜苑小区李海莲老人的家中,老人热情地把记者迎进门。

  一进屋,映入眼帘的就是客厅墙上悬挂的牡丹和花鸟画,精细的线条、细致入微的勾勒,整幅画作栩栩如生。

  李海莲每天早上起床吃完早饭就拿起画笔,调好颜料,开始画她最爱的工笔花鸟画。

  李海莲告诉记者,她和画画的结缘要从她17岁时说起。

  “17岁那年我在青海省艺术学校读书,我学的专业是音乐舞蹈,但我的一个室友是学画画的,每天闲暇时她都会趴在桌子上画画,画笔在纸上‘沙沙’地响着,听了就让人舒适。”李海莲说,从那时起,她就对画画产生了兴趣。

  工作后,李海莲被分到了西宁市制锁厂工会工作,工作当中需要办黑板报,她第一次拿起了画笔。或许兴趣使然,她画的画有模有样。

  花甲之年拿起画笔学绘画

  50岁那年李海莲退休了。带孙子、做家务,她心里空落落的。“你不是喜欢画画嘛,不如去学呀!”2004年,在老伴的建议下,李海莲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绘画班学习画画。

  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外,李海莲在家里也不闲着,一有时间就拿起手中的笔画,喜欢画花鸟的她,有时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画就是一整天。为了更快地提高绘画技能,李海莲开始照着书上的画一遍遍地临摹。凭借着天赋和热爱,临摹得多了,画得多了,手感也就来了,李海莲绘画的技艺有了很大进步,勾勒、染色她都驾轻就熟。

  “有人觉得工笔画不如写意大气磅礴、充满意境,其实不然,最形象、最细微、最能体现出绘画水准的还数工笔画。从构思、画底稿、勾线、上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李海莲说,工笔画需要非常专注,也需要花很长时间,正所谓慢工出细活。仔细欣赏老人的作品,牡丹、菊花惟妙惟肖,锦鸡、画眉栩栩如生,或渲或染,层次分明。

  小小的一幅画作往往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有时候一处细节没画好,李海莲都会重新画。画的时间长了手还会抽筋,这时候李海莲就会起身活动一下,等能拿起笔了就继续画。

  绘画也是一种养生方式

  在李海莲看来,画画对老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养生锻炼方式。因为绘画时要站着,手臂要控制好运笔,而在构思画面的时候要认真思考,因此绘画的过程是一个对全身进行锻炼的过程。

  “绘画不仅能够对身体进行全方面锻炼,而且更是一种让自己精神愉悦,在生活中更加平心静气,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李海莲介绍,因为绘画需要平和愉悦的心境,而且也容易让人融入绘画的意境当中,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抛到脑后,当看到一个个植物、动物、人物在自己的笔下逐渐显现,更是让人开心不已。画画是李海莲的挚爱,亦是她的兴趣所在,只要能画画,她便精神愉悦。亲戚朋友上门要画时老人也乐意分享,从不拒绝。

  “因为平时喜欢安静,所以我不热衷外出旅游,也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最喜欢的还是静静地待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人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时心情愉悦,这样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一名老党员的赤诚之心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60岁到80岁是老人美好生活的黄金时段。此时,可以做年轻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李海莲说,退休前因为工作和照顾家庭,很多人即使有爱好也难以实现,但人一辈子总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两件事,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勾画人生第二部春秋的开始。

  今年5月,李海莲创作了一幅名为《红船精神》的国画送给虎台社区,挂在社区琴棋书画室。三尺画作上,波光粼粼的湖面、古朴的红船,再现了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

  李海莲说,她虽然退休了,但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作为一名党龄58年的老党员,她想尽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她用画作表达对党的赤胆忠心。

  “这幅画将一直挂在社区里,让社区的居民都感受到红船精神。”虎台社区党委书记秦文花说。( 卢晓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