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鱼逆流而上 大桥错峰施工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0-08-04 09:52    编辑: 马燕燕         

  8月3日,位于青海湖支流泉吉河上的西察公路乌哈阿兰曲大桥承建方中铁二局项目部的工地上,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正在热火朝天为湟鱼洄游结束后的复工忙碌着。

  乌哈阿兰曲大桥的桥墩2019年5月就已经修好,原本计划今年7月中旬架梁,然而到架梁的时候,工程却停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停工是给环湖地区的环保、生态良性发展让路,给湟鱼洄游产卵让路。”中铁二局西察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赵川说。

  青海湖裸鲤,又被称为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物种,也是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经济鱼类,在青海湖生态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每年5月下旬到8月中旬,湖中的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然后再回到湖中。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鲤鱼跳龙门”等奇特的景观,堪称自然奇观。

  乌哈阿兰曲大桥所在的泉吉河,是湟鱼洄游的重要通道之一,洄游期间,成群的湟鱼通过这里回到上游产卵。今年7月中旬,中铁二局项目部发现河里的湟鱼越来越多,如果继续施工会影响湟鱼洄游。为了给湟鱼一个安全、顺畅的洄游通道,项目部决定暂停桥梁架梁的主体工程,还将大桥工程中的涵管设施也做了拆除处理。赵川说:“拆除后,我们还专门邀请了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确保拆除后的设施不会对湟鱼洄游造成影响。”

  “为湟鱼洄游调整施工时间,为湟鱼创造一个适合洄游的环境,我们将工程进度按下了‘暂停键’,以确保湟鱼能顺利到达产卵地。”赵川说,在停工的这段时间施工人员也都没闲着,每天都会去河边看看,帮助搁浅的湟鱼回到河道,救下了不少的湟鱼。

  作为青海省第一个交通PPP项目,中铁二局从工程可行性报告和设计前期,就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青海湖周边环境做了科学、充分的考虑和规划,对湟鱼洄游这一重要时段也做出了充分的准备。记者了解到,另外一条湟鱼洄游主通道——布哈河上也正在建设一座大桥,湟鱼洄游期间,该工程也暂停了施工,确保湟鱼洄游主通道畅通无阻。

  为了保护湟鱼,恢复青海湖生态系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先后对青海湖实施了多次“封湖育鱼”。与此同时,2002年起,我省开始人工增殖放流湟鱼,截至目前,已经累计人工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1.5亿尾,通过多年来的封湖育鱼和人工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资源得到恢复性快速增长,青海湖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及“水-鸟-鱼”生态系统持续向好。(才让三智)